重回舞台
郭涛对舞台的强烈热爱和由衷敬惜,缘自从小的经历。“因为我父母就是这一行的,所以我差不多生下来就到了后台,从小就是在剧团里长大的,对剧场、排练场都有着很深的情感。这是我生活的一部分。后来我又在中戏上学,毕业后,就一直和孟京辉搞戏剧,排了很多戏,像《等待戈多》、《思凡》、《恋爱的犀牛》等。”郭涛回忆起往昔,“排演《恋爱的犀牛》的时候,正是1999年,面临新世纪的到来,会有很强的世纪交接的情绪,有憧憬、理想、愿望,也有迷茫。在第一版《恋爱的犀牛》中就有面临新世纪的情节。那个时期的情感、力量,都在《恋爱的犀牛》中有一种释放,个人的性格、世界观也都在成长阶段。”之后,郭涛离开了戏剧舞台,向更广阔的表演领域发展,也经历过自己人生和事业上的低潮,“曾经也想过要放弃在精神上的追求,但最终发现我不能说服自己。经过这十年的历练,如今我已经四十多岁,到了不惑之年,有了家庭,有了儿子,心态更加成熟,而自己内心的理想并没有泯灭。”郭涛认为,《疯狂的石头》的成功,让他被更多人熟悉,也说明他多年的积累没有白费。“和很多一夜成名、轻易走红的年轻人不同,这一切对我个人来说来之不易。如今,我更希望能站在舞台上,表达我对这片热土的热爱。”
减肥十公斤
这次为了演好堂吉诃德,郭涛没少下工夫,不仅亲自到西班牙采风,沿着塞万提斯描写的堂吉诃德之路走了一趟,从各个角度去感受和理解这个独特人物非凡的精神世界;而且为了从形象上更接近这个人们印象中极瘦的家伙,他还特地采用“魔鬼减肥法”,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就减去了十斤公的赘肉。“每天只吃菜叶子,有的时候饿得直低血糖,站起来直发晕。幸好我身体底子不错,常年坚持体育锻炼,否则真坚持不下来。”郭涛摸着自己日渐消瘦的肚子,“我现在所有的皮带都需要重新打眼,而且是刚刚打了新眼没几天,就又得打新的了。”
然而,肉体上的磨练并没有影响他创作上的亢奋和投入。阔别舞台多年,能够重新和十年前的“战友”孟京辉重新“战斗”在舞台上,郭涛追求的就是这份“挑战性”。“还有什么比《堂吉诃德》更有挑战性的呢?!”郭涛一脸的认真:“这十年中,有很多演话剧的机会和想法,但我内心挺孤傲的,很珍惜舞台演出,所以没有遇到有足够挑战性的,我不会轻易接受。但《堂吉诃德》打动了我,我相信会让人们看到我的潜质,从另一个角度欣赏到我的表演。”
和孟京辉默契不改
“演这个戏,也是对我们十年再次合作的一个纪念。”谈到和孟京辉的再次合作,郭涛满怀深情:“那种默契和多年前没有任何不同!”“当我们在一起,就觉得这十年就像没发生过一样!排戏之余,我们喝酒、聊天、怀旧,发现彼此对戏剧的热爱,对往事的感情,还是那么的一致,我们从上学时就追求的实验、先锋戏剧的理想也没有变。”在郭涛心中,他和老孟追求的戏剧具有同样的特质:反传统、反平庸现实主义,极致、纯粹,具有精神力量。“所以他会觉得我是扮演堂吉诃德的不二人选,因为堂吉诃德这个人物和我在戏剧舞台上的气质比较吻合,都有点轴,很执着。在剧中扮演桑丘的刘晓晔也和老孟合作多年,大家在一起都很默契。”和孟京辉一样,郭涛也表示,自己对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“服了!”“他荒诞不经的言行,不被外界和世俗诱惑的个性,卓尔不群,世间少有,令我们着迷;他的勇气和胆识,也令人敬佩。正是因为堂吉诃德和桑丘这两个不朽人物的魅力,会让我们这个戏虽然长达3个小时,但也绝不会枯燥。”
郭涛还透露,阿甘执导的电影《堂吉诃德》将会和孟京辉的话剧《堂吉诃德》完全不一样。“电影会把《堂吉诃德》变成一个中国古代的故事,在保持原著精神的前提下,融入更多具有中国武侠片、喜剧片的特色,会创造出一种与以往电影截然不同的全新风格。电影中,黄渤会演桑丘,而刘桦则演反一号。”郭涛说:“对我来说,今年就是‘堂吉诃德年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