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六乙新版《北京人》 营造“活死人墓”

王斑扮演
王斑扮演 曾文清

 

  搜狐娱乐讯 曹禺先生曾称自己的得意之作《北京人》是一出“关门戏”,哪个剧院排《北京人》就要“关门大吉”。四年前,李六乙导演不惧挑战,执导《北京人》在京城引起轰动,著名戏剧评论家童道明老先生认为这是继《茶馆》和《狗儿爷涅槃》之后北京人艺的第三部里程碑作品。2010年曹禺先生的百年诞辰之际,北京人艺重排曹禺四台大戏,李六乙版《北京人》也赫然在列。9月2日下午,在北京人艺的排练厅里,记者见到了正在紧张排练的《北京人》剧组。

  曹禺先生的集大成之作

  《北京人》写于1940年,是曹禺先生倾心于契诃夫式心理现实主义戏剧后的转型之作,同时也是他自认最满意的一部作品。《北京人》以世纪之交的曾家大院为故事背景,讲述了被封建社会制度蚕食的曾家人岌岌可危的精神世界。由于《北京人》在剧作风格上追求清新诗意的现实主义,抹去了《雷雨》中刻意戏剧性的匠斧之气,因此该剧自诞生初始就遭遇着十分尴尬的境地,一方面被评论界交口称赞,认为是曹禺先生当之无愧的集大成之作;另一方面由于剧情略显压抑,外在戏剧冲突较平淡,而导致观众寥寥,上座率不高。连剧作家本人也戏称这是一出“关门戏”。

  震撼舞台 营造“活死人之墓”

  早在1957年和1987年,北京人艺就曾先后两次把《北京人》搬上舞台,但两次搬演都不温不火。直至2006年由欧阳山尊担任艺术指导、李六乙担任导演的北京人艺第三版《北京人》,这部扛鼎之作才似乎真正找到了自己的“魂”。在这个版本里,李六乙延续了以往先锋写意的导演风格,在忠实原作的基础上,采用大量象征性的舞台手段,如舞美、音乐、装置等对作品进行了丰富。李六乙版《北京人》的舞台上,观众看不到传统的“三面墙”式写实布景,取而代之的是布景全部覆盖于一层特殊的白纸之下。远远望去,整个舞台呈现一片白色。据了解,这一设计思路来源于中国传统葬礼出殡时用的纸人、纸马的启发,况味悠远。另一大特色在于倾斜式的舞台设计,舞台中后区均有15度角的倾斜,让观众体验随时可能分崩离析的不安与恐惧。著名作曲家郭文景的《悬棺》则为阴森可怖的曾家大院增添一丝诡异的气息。李六乙介绍道,曹禺先生在剧本中写的是一群旧北京的“活死人”,这种行尸走肉的生活状态在今天看来依然普遍。

李六乙版《北京人》启用了本次四台曹禺大戏中最年轻的演员班底,许多演员都刚走出戏剧学院校门,稚气未脱。《哈姆雷特》中的“忧郁王子”王斑(在线看影视作品)此番挑大梁出演曾家大少爷曾文清一角。对于记者关心这些年轻演员是否能驾驭如此厚重的《北京人》,李六乙导演表示这不是问题,四年前年轻演员的表现就已让人满意。“戏剧需要年轻演员,而不需要太多所谓的明星。”李六乙如是说。据悉,本月10日《北京人》将在国家大剧院上演。


来源:购票通 阅读量:2457

微信服务号

×
点击更换
未注册过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购票通账号,且代表您已同意《购票通用户协议和隐私条款》